每天凌晨 4 点,天还未完全亮透,逯大姐的客车就已发动,这几乎成了村里人起床的 “闹钟”。她为补贴家用,先跑出租,再开着福特全顺接送同样早起打零工的乡亲们。然而,7 月 27 日凌晨 5 点多,当逯大姐载着 13 位村民途经天镇县谷前堡镇一畔庄村附近时,一场猛烈的山洪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车,14 个鲜活的生命陷入了绝境。
其实,在凌晨 4 点 10 分,当地就已发布山洪红色预警,明确指出谷前堡镇是高危区域。可仅仅 55 分钟后,这辆非正规运营的客车还是驶向了危险之路。
车上的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普通农民,他们为了挣点摘辣椒、围秧苗的辛苦钱,一天也就百来块,才选择乘坐这辆图便宜方便的 “黑车”。出事前一晚,逯大姐还在快手上发招工信息,如今再拨打她留下的手机号,只剩冰冷的关机提示音。
为什么红色预警没能拦住这辆车?问题就出在 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那些早起务工的农村中老年人,有的不太会用手机看预警,村里广播也可能存在覆盖不到的死角。而且,大家难免存在侥幸心理,想着 “这条路走了那么多次都没事”。
回顾去年 7 月,大同浑源县就发生过类似惨剧,雨天中巴侧翻,4 死 6 伤。但血的教训似乎并未真正敲响警钟。像逯大姐开的这种民间 “拼车”,缺乏安全监管,风里雨里出车是常态,预警信息根本无法及时传达给司机。
截至 7 月 30 日,失联已超三天。除了 27 日下午在下游十公里处找到一位遇难者外,其他 13 个人连同客车,如同被浑浊河水吞没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为了寻找他们,救援规模庞大,国家应急部工作组抵达,省市县各级联动,700 多人奋战在一线,天上直升机、无人机来回搜索,河里皮划艇和声呐设备一寸寸探寻。
然而,现场老乡和救援队员都摇头叹息。上游几个村暴雨积水未退,河水裹挟泥沙又急又浑,人站在岸边连水下的手都看不清,更别提在水下找车了。水流快、淤泥厚、河道长,这三大难题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。有专家私下表示,13 人生还的希望已十分渺茫。
逯大姐的快手账号,永远停留在了 7 月 26 日那条招工视频。评论区有人留下山西民歌歌词:“天亮就出发,回家吃晚饭”,如今听来,字字扎心。他们确实天没亮就出发了,可那顿晚饭,却永远等不到了。这场悲剧令人痛心,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与预警 “最后一公里” 的警钟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天臣配资-配资炒股网-股票配资网平台-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