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
6月25日,四川泸州市公安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检察院召开“6·26”国际禁毒日新闻通气会,集中通报了多个涉毒典型案件。通报案例涉及多种新型毒品犯罪形态:既有将毒品溶解于白酒伪装成矿泉水的“液体藏毒”案,也有以电子烟为伪装的新型毒品案,还有非法经营“笑气”的团伙案件。
“笑气”团伙覆灭记 从两罐气体挖出跨区域犯罪链条
2024年7月,泸县警方在一次专项行动中,在某酒店房间内发现两罐可疑气体——“笑气”。禁毒民警以此为线头,顺线深挖笑气源头,联合多部门警种协同侦查,发现这个以曾某某为核心的跨区域非法经营“笑气”团伙。
经过二个多月的缜密侦查,专案组民警以曾某某为突破口,拓展发现该“笑气”团伙的分销骨干成员吴某某、李某某等10余人,挖掘出下层吸食“笑气”群体50余人,涉案网络层级明显,涉案人员众多,辐射区域广泛。
与此同时,专案民警通过持续深入侦查,摸清该团伙的笑气来源渠道、运输分销模式、交易收款方式等,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。
同年9月20日,泸州警方联合成都公安开展收网行动,一举抓获曾某某等12名核心成员,陆续查获吸食人员74名,打掉贩售窝点3个,缴获“笑气”气罐1056个,涉案金额达60余万元。
毒品溶于白酒 利用快递贩毒被重判
2022年3月,四川小金县侦查人员截获了一个从云南寄出的可疑快递,包裹内7瓶“白酒”竟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,共净重9143.6克,甲基苯丙胺含量为0.16%-0.71%不等。
此前,李某某联系贩毒人员“张某”购买毒品用于贩卖,联系刘某某、黄某某一起筹集毒资后,通过手机银行将毒资转入“张某”指定银行账户,并联络黄某某、方某某帮忙联系毒品买家。3月25日,“张某”将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溶解在酒中,用快递方式从云南省寄往四川省小金县某乡;3月28日,李某某等三人在快递点领取涉毒包裹时,被当场抓获。
最终,李某某犯贩卖毒品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,并处罚金7万元;其他涉案人员也分别被判刑和处以罚金。
泸州中院刑一庭庭长徐翻翻介绍,这是一起典型的通过“互联网+物流寄递+电子支付”实施的毒品犯罪案件。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,通过网络支付转账完成毒资支付,为毒品不被查扣,将毒品溶解入液体进行伪装,通过快递物流方式完成毒品交付。
“上头电子烟”内含毒品 贩卖新型毒品均获刑
2024年7月,牟某某通过聊天软件与黄某某联系购买上头电子烟烟弹。随后其邀约陈某某、胡某某、钟某共同前往成都市购买“上头电子烟”。与黄某某碰面后,四人购得56个电子烟烟弹。之后,牟某某将从黄某某处购得的电子烟烟弹,先后5次向他人出售;陈某某、胡某某、钟某也先后4次向他人出售上述电子烟烟弹。
四人归案后,公安机关在查获的电子烟烟弹内检出N-乙基氟胺酮(2-FXE)成分,该成分已被国家列管为毒品。
最终,牟某某因贩毒等多项罪行,被执行有期徒刑四年,并处罚金3.5万元;黄某某、陈某某、胡某某、钟某皆因犯贩卖毒品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和处以罚金。
据了解,新型毒品常以“电子烟”“跳跳糖”“奶茶粉”等看似无害的形式出现,接触、使用电子烟的群体越发低龄化,并通过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传播、销售,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具有隐蔽性和诱惑性。
天臣配资-配资炒股网-股票配资网平台-配资平台查询首推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